![](https://onlibra.tw/wp-content/uploads/2021/06/14-1024x600.jpg)
狀似拱門的黃色M、全家就是你家、手抱橄欖球的大同寶寶……,這些讓人印象深刻且會快速聯想到該企業或品牌的Logo、標語、吉祥物,便是企業識別系統的一部分。二十世紀起,自由市場經濟逐漸走入現代市場經濟,面對更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干預,除了產品、服務、價格等,企業經營者開始發覺企業識別系統(CIS)的概念愈來愈重要。企業識別設計可以為企業打造鮮明且獨具特色的魅力,運用得當的話就容易被廣泛傳播,有效傳達品牌的優勢進而影響消費者心理。
企業識別系統簡稱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又稱為企業形象設計系統。藉由建立一套標準的系統化工具,針對企業所處環境,存在目的乃至未來目標去擬定一系列的經營策略與定位,是能幫助企業將其願景、經營理念、價值觀等各層面整合起來的形象建構。透過企業識別系統將企業的型態具體化,變成可供傳遞的訊息。運用企業識別系統能向大眾廣泛展現良好的企業形象,進而提升大眾對企業的認同感及信任度,也能拉高企業的價值與名氣,為企業建立良好的公共關係。在全世界生產技術的普及與科技的進步下,企業識別系統是在當前市場上建立有效且持久競爭優勢的常用工具之一。
企業識別系統(CIS)主要包含三大部分:
1. 理念識別(Mind Identity,簡稱MI):
主要涵蓋的是企業的經營理念、精神、價值觀、組織體系、文化與使命以及品牌的標語、故事等層面,代表著企業的意識形態。因此理念識別的確立就等同於推動企業識別系統的核心思想。
2. 行為識別(Behavior Identity,簡稱BI):
非視覺化動態的識別,由理念識別為出發點所衍伸出,又能細分為行為識別和活動識別兩類。行為識別指的是企業內部完善的企業組織管理、幹部教育訓練、員工福利、研究發展等。而活動識別指的是企業外部的市場調查、產品開發、公共關係、促銷活動、公益活動等提昇企業形象、強化識別能力、增強行銷利潤所做的一切活動。透過具體的方式向大眾傳遞企業的經營理念與營運模式,促使大眾對企業產生認同感。
3. 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簡稱VI或VIS):
指具體化、視覺化的傳達形式,項目最多、層面最廣,又分為基本系統和應用系統兩種層面。是將理念識別與行動識別透過視覺規劃的轉換為具體符號展現。以企業識別標誌、標準字(包括不同語言)、標準色、輔助圖形、頁面版型等基本系統的要素為核心,延伸出一系列的視覺應用系統設計如名片、產品包裝、識別證、旗幟、招牌等實際應用的視覺設計。用以保持企業或品牌形象的視覺連續性與一致性。
在規劃企業識別系統時需訂定詳細規範並有效管理,最重要的是企業的所有要素必須相互關聯並且保持一致,妥切運用企業識別系統將有助於創建一個可以被社會大眾識別和記住的品牌,反之則會造成消費者的混淆、無法對企業產生共鳴。現代社會資訊的流通量大且快速,當一個企業沒有企業識別系統或沒有訂定詳細規範,客戶或消費者就像走進便利商店想要買一瓶飲料,但架上的飲料只有透明瓶身卻沒任何包裝與標籤,即使可以看見瓶內的液體,但找不到相關的訊息又怎麼知道成分與口味?如何去選擇想喝或要喝什麼飲料?同樣的道理,大眾若對企業或品牌一無所知,也無法透過什麼視覺外觀去了解企業或品牌的形象和經營方針、判斷企業或品牌的性質和服務項目,又該怎麼相信其產品或服務具有一定水準的品質和穩定性?又該如何感受其所帶來的吸引力、信賴感和忠誠度?
好的企業識別即是能透過系統化的方式塑造該企業的獨特性與鑑別度,讓企業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能夠脫穎而出,建立完善的企業識別系統不只能加深企業在大眾心中的記憶點、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營效益,還能進一步發現企業隱藏的價值、有效利用資源與優勢加強已經建立的關係,雙向增加客戶的認同與忠誠。在全球化的潮流下,企業識別系統的載體與媒介仍在持續發展與變化,如何保持企業識別系統的一致性並給予靈活運用的彈性,將是未來的一大課題。
參考文章:Geber《什麼是企業識別?CIS對企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