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nlibra.tw/wp-content/uploads/2021/08/16-1024x600.jpg)
隨著台灣的防疫規範逐步解禁,各大商業復甦,最多人討論的就是報復性消費行為,居家隔離階段戶外娛樂減少,數個月無法逛街、聚餐、看電影,這些省下來的預算,在疫情趨緩、開放外出時,就容易讓人想大手筆花掉,我們稱之為「報復性」消費。而品牌與消費者們在適應新情況、採取新行動時產生的新習慣,都對消費者的支出行為和品牌活動帶來深遠的影響。據英敏特指出,影響2021年全球消費者市場的7大宏觀消費者趨勢──身心健康、社會環境、權利、體驗、價值、身份認同以及科技。品牌和市場勢必得要根據這些趨勢製2021年及後的種種規劃。
1. 身心健康的趨勢推動:
疫情帶來的身心危害,顛覆了人們對健康的定義和追求,除了用口罩酒精等防護措施抵禦病毒,對整體健康的關注也同步提升,包括尋求舒壓和情緒排解的方法、制定更全面的健檢或運動規劃等,甚至理財規劃的「健康」與否也關係到應對疾病與意外的財務彈性,對相關產品、服務和品牌的需求更加廣泛,品牌可以思考如何通過全新且個性化的健康行程與消費者建立聯繫另外,為利於通過人工智能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健康信息和支持,醫療科技的便利性與覆蓋度也將在後疫情時代獲得一定的產業提升。
2. 社會環境的趨勢推動:
疫情對社會環境的結構性變動,將使消費者從循環利用和節能減排演變為更全面長遠的觀點。在消費者眼中,「本地」的概念範圍縮小成希望關注地方主義、支持當地社區,品牌可著重採取多元化策略推動可持續社區的發展。同樣影響整體社會環境的還有持續加劇的氣候危機,品牌如何為越來越不可預測的環境提供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使消費者既可滿足自身需求,又能與當地品牌共同減少浪費、促進循環經濟,營造更環保、高道德的經濟環境,也是消費者對品牌選擇的重點考量。
3. 集體賦權的趨勢推動:
疫情下的資源分配和政策推動凸顯了許多社會不平等現象,企業在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能否有助於實現系統性變革都是消費者特別關注的點。同時,當消費者與本地社區建立了更多的聯繫,也就更期望自己信任的品牌和事業為社區做一點貢獻,甚至要求品牌成為積極變革的推動者,及時回應社會需求、幫助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在這樣的呼籲和監管下,有道德意識和目標驅動型商業理念將成為主流趨勢。長期以往,消費者和品牌之間將形成一種更加密切的合作夥伴關係。
4. 虛擬體驗的趨勢推動:
疫情封鎖期間人們需要以某種形式逃離現實,像動物森友會這類具生活感與社交功能的遊戲受到了各個年齡段和遊戲級別的消費者的追捧,顯見遊戲將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娛樂工具,還是能和同齡人、和喜愛的品牌建立聯繫的完整空間。各類品牌都可以通過在遊戲中植入廣告或者與遊戲公司、電競團隊合作來拓展客群。5G通訊技術也將開啟在線遊戲化體驗和活動的新前景,品牌可以進一步圍繞娛樂、工作、學習開展策略。另外,花在虛擬世界的時間增加,亦讓消費者討論並尋求非成癮性遊戲設計和平衡的數字娛樂方式。
5. 消費價值的趨勢推動:
在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下,消費者如何重拾生活必需品,除了考量實惠和便利外,產品的安全性、防護性和耐用性也同樣重要。品牌必須迎合消費者,提供看得見的好處,使產品變得不可或缺。在非必需品方面,對於無法提前制定計劃的消費者來說,靈活的租賃、付款和獲取產品方式將會是品牌的致勝關鍵。「便利」對消費者的涵義也將發生變化,它不僅意味著速取與便攜,還意味著可以讓消費者更容易獲得以前無法獲得的產品和服務。未來幾年,不確定性很有可能持續,品牌可以從便利的延伸定義中尋得機會。
6. 私域社群的趨勢推動:
隨著疫情帶來的影響持續以真實、迅速的方式顯現,人們在非常態狀況下的集體創傷仍將繼續。消費者希望品牌能夠將群眾乃至社會氛圍凝聚起來,幫助他們克服疫情造成的精神壓力,並通過新的方式迎合消費者的傳承、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以促進與社群的聯繫、提升歸屬感和團結感。從隔離和相互支持的需要中產生的強烈社區意識,將加強消費者出於本地身份或個人興趣、信仰、及目標等而尋求新的聯繫,體現在社會環境上的改變,則如當下的城市空間設計會考慮公共區域的多功能性。
7. 數位困境的趨勢推動:
疫情爆發期間,技術性解決方案給消費者和品牌帶來了極大的幫助,對於缺少技術體驗或技術熟悉度較低的消費者,品牌可以抓住機會建立包容性解決方案以獲得更多認可和青睞。此外,當技術愈深入日常,消費者也會愈擔心人類與科技的競爭會產生不良影響,企業需要深思熟慮平衡好技術與人類的關係,畢竟人類在互動方面的角色是無可替代的。而隨著世界實現超連接後,品牌如何和消費者合作在實現數據共享的同時兼顧線上和線下的隱私問題並獲得收益是需要長期研議的關鍵命題。
通過這波疫情反應出的市場與消費需求的變化,公司除了檢視並調整未來幾年的品牌定位、營運方向、商業布局等之外,以更宏觀的消費者趨勢,思考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因素時如何在變化中實現創新,對公司的長期發展而言是更為重要的。消費者將會不斷調整、努力適應新情況,因此,品牌若想在疫情之後與消費者接軌且實現長期的穩定和繁榮,就必須與當前不斷發展變化的消費趨勢保持同步!